9月1日的女排世錦賽1/8決賽成為了中國女排的一場夢魘,面對法國女排,她們以1-3的比分慘遭淘汰,沒能進入16強。賽後的采訪中,隊長龔翔宇和副攻王媛媛似乎在拼命解讀失敗的細節,仿佛是在為顯而易見的失利尋找借口。
龔翔宇的發言簡直是對失敗的精妙包裝,她指出法國隊擁有四名能大力跳發的選手,簡直是使中國隊成了被動挨打的孩子。想必在場上,看到那些快速進攻的法國選手,龔隊長的內心可能像是在觀看一場精彩的馬戲表演。然而,大家都知道,失利的真正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對方的實力,更多的是中國隊對這些“馬戲”完全不知所措。
而王媛媛則拿起了“錄像回放”的幌子,強調對方的跳發極具特點,仿佛她是個在賽前能看透未來的預言家。她一邊抱怨攔網防守不利,一邊又展示了自己作為全隊得分機器的戰績,簡直就是“我努力了,但你們沒跟上”的典型案例。
可憐的是,這場與世界排名低於自己的對手的失利,導致幾位年輕球員淚流滿面。龔翔宇安慰她們說,雖然輸了,但這場比賽讓大家看到未來的提升空間,仿佛不就是在告訴她們,別擔心,將來的某一天,我們會更慘不忍睹嗎?
共有如此多的“收獲”,難道不是在替輸球的事實找補嗎?如果說這場比賽是一場戲,那中國女排的表現簡直就是其中的配角,而法國隊則在舞臺上盡情展現了它們的優勢。顯而易見,這一幕不會是她們的終章,未來的路還很長,但此刻的慘敗卻是一個值得深刻反思的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