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年代,坎迪斯-帕克的聲音如同一股清流,她在《Post Moves with Candace Parker & Aliyah Boston》播客中,深情講述了她在海外打球的故事。關於她在中國的經歷,她毫不掩飾文化衝擊的感受,稱那是她最後一次在海外征戰的回憶。提起中國,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無奈。她說:“在俄羅斯時,也曾感受到不一樣的挑戰,例如語言障礙和對文化的陌生。作為一名美國人,你會聽到不少關於美國與俄羅斯之間的刻板印象。我記得第一次去俄羅斯的時候,懷抱著僅七個月大的女兒,面臨著很多考驗。尤其是那刺骨的寒冷,剛到達時,氣溫竟然低至零下36度。盡管如此,我們遭遇的待遇還是可以的。不過,偶爾出現的小問題也不少,比如水管的銹蝕,常常流出的水是帶有顏色的,需要等一會兒才能喝上幹凈的水。”
她接著談到了在中國生活的艱辛:“在中國的經歷,我真的難以用語言表達,那是一次深刻的文化衝擊。我們並沒有像那些明星球員那樣享受到世界巡演的待遇,住在頂尖的酒店,而是生活在那些普通的小城市,基本上要靠自己解決日常的飲食問題,那段日子無疑是我生命中最艱難的時光之一。尤其是我還帶著妻子、女兒和母親一起,這種生活壓力更讓人倍感挑戰。”
提到土耳其時,她的語氣則輕松許多。“在伊斯坦布爾,我感覺一切都變得簡單了。這裏的商店琳瑯滿目,購物體驗令人愉悅,真心希望能長期居住在那裏。”然而,她對中國的回憶卻總是帶著一絲沈重。她忍不住說:“我希望能夠再去一次中國,帶上我的女兒,體驗那裏的美好。我希望能換一個視角去看待那個地方,因為我對於中國的記憶總是夾雜著苦澀。我想讓她看到不同的風景,感受到那裏的魅力。”坎迪斯的故事,不僅是對自我挑戰的探討,更是對跨文化體驗的一次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