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倫斯·克萊因於8月10日向聖地亞哥高等法院提起訴訟,針對微軟計劃於2025年10月14日停止對Windows 10的技術支持表示反對。克萊因表示,他擁有兩臺運行Windows 10的筆記本電腦,屆時這兩臺設備將不再得到支持。他的訴求是,微軟的舉措實際上是在“迫使用戶購買新設備,以便能夠使用與Windows 11捆綁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軟件,如Copilot”等新功能”。
目前,用戶可以免費將Windows 10升級至Windows 11,但許多設備因缺乏必須的可信平臺模塊2.0(TPM 2.0)而無法升級。微軟強調,TPM 2.0是未來所有Windows版本的強制性要求,這意味著不具備該模塊的設備將無法享受升級資格。盡管有一些方法能夠繞過這一限制,然而用戶一旦采取這種方式,便會失去微軟的官方支持,遇到技術問題時也無法得到幫助。
對於個人用戶來說,可以通過支付30美元的擴展安全更新(ESU)計劃,將Windows 10的支持延長一年,但前提是需要一個微軟賬戶。然而,創建微軟賬戶以登錄Windows 11的要求,正是許多Windows 10用戶不願意升級的原因之一。因此,ESU計劃並不適合所有用戶,這使得他們可能面臨升級系統的經濟壓力,一些用戶甚至建議轉向使用Linux操作系統。
克萊因希望法院能夠強制微軟在其Windows 10市場份額降至所有Windows用戶的10%以下之前,繼續對該系統提供免費的支持。如果法院同意他的要求,微軟將面臨額外的成本壓力,同時也可能延緩Windows 11的推廣。盡管微軟在近四年前已推出Windows 11,但直到今年,該系統的市場份額才首次超過Windows 10,這一情況可能與Windows 10即將停止支持的消息密切相關。
距離微軟停止支持Windows 10僅剩幾個月,預計在此之前不會有案件的最終結果。此外,考慮到微軟強大的資金和法律團隊,訴訟很可能會持續到最高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