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者隊在選中楊瀚森之前,經過了長達兩年的深入考察,展現了獨特的眼光。他們顯然看到了其他球隊忽視的魅力與潛力,堅信楊瀚森有能力將他在CBA展現的天賦成功轉化至NBA賽場。本賽季,聯盟將不再質疑開拓者為何在第16順位挑選一位原本被看作次輪秀的球員。
在夏季聯賽與季前賽的初步表現中,開拓者已見識到楊瀚森具備的獨特技能。四場夏季聯賽中,楊均勻貢獻10.8分、5個籃板、3.8次助攻及2.2次蓋帽,三項命中率分別為46%、33%和88%。盡管季前賽的兩場比賽中,他場均輸出10分、4個籃板與1.5次蓋帽,數據以外,楊瀚森的表現引起了聯盟的關註。他所展現出的籃球智商、控球能力、腳步移動、傳球視野以及籃筐保護能力,充分顯示出他作為中鋒的全面素質,更重要的是,他在開拓者的戰術體系中無縫銜接,無論是低位單打、快速反擊,還是高效的掩護和及時的傳球,都為波特蘭的後場提供了有力支持。
盡管針對開拓者及其總經理喬-克羅寧選秀決策的“冒險”評論不絕於耳,但如今看來,楊瀚森的表現為此添上了一筆明亮的底色。他並不是一個需要長年培育的潛力股,而是一位能夠在新秀賽季即刻發光發熱的球員。預計比盧普斯會讓他在中鋒輪換中擔任克林根的替補。
楊瀚森最大的挑戰在於他能否迅速適應NBA的節奏,以及他的優勢如何轉化為實戰能力。然則,他那卓越的籃球智商使得即便不持球,也能在比賽中多方位影響局勢,賦予他超出預期的潛能。在他成長為穩定進攻核心之前,這一特質極其有利。其他球隊註定會為錯失這位才俊而感到悔恨,尤其是他所代表的高潛力價值。首輪中段的選秀往往難以如願以償,不如果斷選擇那種可能帶來前五順位價值的選手。
開拓者隊陣容深度尚可,但仍需引入更多明星球員,因此我們對這次選秀尤為贊賞。楊瀚森的多面性適合任何球隊,我們欣喜於波特蘭的管理層在選秀中走在了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