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訊,最近有市民在社交平臺上投訴稱,在“贛超”足球聯賽的中場休息時,表演似乎是假唱。這引發了贛州市融媒體中心的關註並做出回應,指出該節目是一整套舞蹈表演,使用的通常是預先錄制的音樂,包括原聲歌曲。
一位市民在問政贛州的平臺上表示,自己在9月7日觀看“贛超”聯賽的南區第九輪焦點戰時,註意到中場期間的贛南客家民歌《牛牯調》表演似乎存在假唱問題。他提到,如果經過核查確認表演確實是假唱,期望相關組織能夠在未來的賽事文化表演中,嚴格要求表演者現場演唱。
對此,贛州市融媒體中心解釋道,此次演出的《牛牯調》是融合舞蹈和音樂的完整藝術作品,主要通過舞蹈演員的肢體表達、舞臺編排以及整體視聽效果來傳遞故事與情感。為了確保舞蹈的表現力和情感的連貫性,表演往往使用預錄的音樂。中心指出,“這與歌手在演唱會上追求的現場實時性有所不同,希望大家能夠將註意力集中在舞者的精湛技藝和感人表演上。”
“贛超”,全稱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級聯賽,目前吸引了來自全省11個設區市的代表隊參賽,球員們大多是當地註冊的居民,或是在當地生活工作超過一年的人士。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參賽者的平均年齡僅23歲,職業涵蓋了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程序員和教師等 diverse 的背景,展現了普通市民的拼搏精神。
江西民謠《牛牯調》在贛南客家地區流行,歌詞描繪了年輕男女之間純真的愛情,蘊含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生活情感,表現了他們在田間對歌,展現了共同耕作與慶祝豐收的美好場景。這一傳統民謠與現代足球賽事的結合,不僅豐富了賽事文化,也讓人們感受到濃厚的地方傳統與現代競技精神的完美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