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中國籃球協會在北京體育大學的“會議室”裏舉行了一場頗具戲劇性的總結會,聽起來像是為了一場頗具挑戰性的亞洲杯雞肋賽而進行的自我批評。國家隊的整合工作被稱頌著,似乎大家都在努力找出“靈感”,特別是在洛杉磯奧運周期的備戰中,多麼好聽的詞兒啊!不過,真正的問題倒是屢見不鮮。
男籃主教練郭士強在會上口若懸河,談到隊伍從基礎建設到團結一致的各種努力。媒介們可能會為這年輕的25.9歲隊伍鼓掌,畢竟他們在這個經驗不足的陣容中憑借5勝1負的戰績成為了亞軍。沒錯,雖然場均91.5分的得分數據相當可觀,但如果仔細想想,是否也只是一種小心翼翼的“摸獎”呢?而在強調這些的同時,確實也不乏對自身缺陷的正視,但誰不想在即將到來的世界杯鐘聲中保持一顆清醒的心呢?
領隊薛雲飛則在另一邊總結了隊伍的後勤和管理工作,強調在亞洲杯期間可謂是黨政軍民齊上陣,確保每一個環節都沒問題——這聽起來就像是一場成功的“集體出遊”。前面有手板後面有狗,糾正球員行為的同時,強調溝通、紀律和自我管理,流露出一絲戰鬥精神——看來,拼勁和盔甲的鑄造依然是重中之重。
而且,提到隊伍的訓練數據,簡直就是一個繁復的數字遊戲。罰球命中率從集訓的69%到80%,而他們的官員則像是高呼“我們朝著90%努力”,不過,這樣的目標總是讓人覺得是在給自己的短板畫上簡單的粉飾。也許這就是中國籃球的魅力所在,苦心孤詣中不斷尋找突破。
然後,當郭振明一登場,便是一場完美的自我贊美。他不忘感謝所有為國家隊貢獻力量的人,並總結得出:“每一步都為亞洲杯的成功添磚加瓦”。這正是中國籃球的現狀,或許在虛幻的光環下,真正的問題卻始終只會如影隨形。直面問題、堅持目標的言辭似乎顯得綿軟無力,反倒引人更深的思考:能否在不滿現狀的同時,努力讓這場驕傲的表演變得更為真實,畢竟過於“富裕”可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