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訊,據《每日體育報》報道,巴薩未能及時返回諾坎普球場比賽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受到關註。隨著巴薩與瓦倫西亞的對決臨近,俱樂部終於確定了第四輪西甲聯賽的舉辦場地,盡管球隊希望在諾坎普進行比賽,可最終不得不妥協,選擇了約翰-克魯伊夫球場。
這樣的安排對俱樂部的財政影響頗為嚴重。巴薩依賴於比賽日的收入來償還高盛集團的貸款,而在克魯伊夫球場進行的比賽,無疑會讓這一收入大打折扣。雖然無法精確預測如果在諾坎普進行比賽時的收入狀況,但可以通過奧林匹克體育場的預期收益進行推算。根據數據,在2025-26賽季,奧林匹克體育場的場均收入可達280萬歐元,這意味著在與瓦倫西亞的比賽中,45312名觀眾的人均消費約為61.8歐元,這個數字接近上賽季的平均水準。
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是季票持有者的數量。上賽季,巴薩在奧林匹克體育場有約22600名季票會員,但這個賽季的首場主場聯賽,俱樂部並不會啟用季票通道。而是通過分區註冊與後續抽獎的方式,給予那些在奧林匹克體育場堅守兩年的16151名季票會員優先購買克魯伊夫球場標準座席的機會。
另一方面,票價的提升也有助於提高人均消費。在8月10日的甘伯杯比賽中,球門區、側翼區和看臺區的票價在138至198歐元之間,而VIP區的價格則高達500歐元,主席包廂的票價更是攀升至600歐元。盡管票價不菲,但門票卻迅速售罄,最終觀賽人數達到了5967人。
如果按照奧林匹克體育場的比賽日收入比例來計算,本場比賽的預期收入大約為37萬歐元,相較上賽季減少了243萬歐元。但考慮實際情況,損失可能不會如此巨大。此外,運營成本方面,巴薩此次支出會低於在奧林匹克體育場的費用,因為俱樂部無需向市政府支付租金,再加上克魯伊夫球場規模較小,需要的運營人員也更少,因此運營成本將顯著降低。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經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