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足球這個萬年爛攤子裏,土帥和洋帥的地位簡直就像是水裏的魚和岸上的人。你問我哪個國家的教練適合執教中國隊,呵,那可真是個笑話。馬德興這樣的資深記者說得清清楚楚:我們自己的教練,雖說從技術層面沒問題,但等到真要面對那些狗血的管理和領導關系時,哎呀,真讓人懷疑他們是不是該轉行做菜了。
外教和中國足協的關系,簡直就像是個雇傭契約,清清爽爽,不摻假。可當中國教練面對的卻是“你是我的領導,我得聽你的”這種拴人的玩法,簡直是難上加難。馬德興不無吐槽地提到,兩個角色的對比那叫一個鮮明,像是兩個人在不同的星球上打交道。外教像個高高在上的老板,而土帥則像個“聽話的下屬”,要是出個什麼事,首先挨罵的肯定是他們。
轉念一想,2001年十強賽前的那些故事簡直讓人捧腹大笑。中國足協和米盧之間的矛盾,早就像火星撞地球,根本無法調和。可人家米盧這小子,憑著出線的好處,依舊能繼續待在這裏,真是“我有合同在手,誰都不能動我”的節奏。
而當時,米盧在用人上與足協的高層鬥爭,那可真是一場“耳根子進,耳根子出”的遊戲。領導想讓他用哪個球員,他臉上的表情就可以讓你想到“你是在開玩笑嗎?”可最終,米盧照樣得承受著這種“君臣”關系,真是讓人嘆息。
所以,想在如此不平衡的環境中找到一位適合的教練,何其難也!中國足球要想真正發展,未必僅僅靠換個教練就能改變臉色,或許得從根本上反思一下如何擺脫這種古老的“領導與被領導”的遊戲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