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夏轉會窗進入最後階段,曼聯面臨的“賣人難”問題愈加突出,這直接影響到他們重建陣容的前景。ESPN的作者Mark Ogden認為,曼聯是否能夠轉變為“強勢賣方”,在轉會市場上尤為關鍵。
自弗格森退休後,曼聯在轉會方面的成績可謂低迷,其中丹尼爾·詹姆斯算是逆市而行,成為了球隊過去十年來唯一一位實現盈利的轉會案例。他以1500萬鎊加盟後,兩年以2500萬鎊轉會至利茲聯,成為“傳奇”行情。
而麥克托米奈的交易則反映出一定的尷尬,一個年度的轉出費2570萬鎊成為曼聯在過去十多年中收到的最高轉會費。相比之下,迪瑪利亞和盧卡庫的轉會則顯得“賤賣”。從這兩筆交易中,曼聯的虧損情況可見一斑。
轉會窗臨近關閉,曼聯在收回部分球員薪資以及清理陣容方面的努力至今未能帶來如願的直接轉會收入。盡管拉什福德的租借減輕了薪資負擔,但其他掛牌球員尚未獲得任何實質性出手。理想的轉入約1.2億鎊,現在卻可能因談判地位的弱勢而大打折扣。
目前,曼聯在賣人方面的困境顯而易見。他們不僅面臨競爭對手的高效轉出,更在於自身對於青訓球員和引援的評估失誤。反觀利物浦和曼城等球隊,他們在青訓球員的轉賣中已獲利豐厚,建立了健康的轉出機制,為球隊的未來發展提供了保障。
故事的另一面,曼聯過去在續約高薪球員時的策略成為了現在的負擔,使得潛在買家對球隊的球員問題敬而遠之。許多球員在合同期將要結束時,被迫以較低的價格出售。
未來的挑戰在於,曼聯需要改善其轉會策略,吸取其他俱樂部的成功經驗,重新建立球隊在轉會市場上的吸引力。在轉會窗即將關閉的關鍵時刻,桑喬、加納喬、馬拉西亞、安東尼與霍伊倫等球員的命運將直接影響曼聯能否在市場上翻身,擺脫“最不會做生意的俱樂部”的標簽。